一場春雨一場暖,
春雨過后忙耕田。
春分時節,
一場寶貴的春雨灑向深汕大地,
雨聲陣陣催春耕。
當前,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合作區”)正全力抓好“雙統籌”,圍繞完成春耕糧食生產,服務農民所需,解決農業生產所難,扎實推進春耕保障各項工作。
作為深圳市唯一擁有農村的區域,深汕合作區承擔著完成全市產糧任務的重任。據悉,今年深汕合作區計劃春耕0.5萬畝,累計種植1.353萬畝,順利完成將實現全年糧食生產任務62%,為全年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良種優技到田間 農家所需有所應
育秧田中,滿眼生機,綠油油的水稻秧苗蘊藏豐收的夢想。
幾天前,一批1000斤美香占2號良種通過企業捐贈送到了鵝埠鎮水美村,村民李桂明免費獲得了44斤。春分午后,雨勢稍減,他便趕往田間巡視秧苗長勢。
“過去我們種田不知道怎么選種子,就各買一點、各種一點,主要是不知道產量穩不穩、能不能賣出去。”李桂明告訴記者,過去,因為產銷信息不通,他缺乏使用良種擴大生產的信心,種地收入一直提不上去,還需打工貼補。
種子好,飯碗才穩。了解到農民的困惑,區農業農村海洋漁業局主動展開調研,聯系省農科院作物所、市農促中心等專業機構,反復甄選適合本地種植又受市場歡迎的優良品種。為更好推廣良種,該局還發動企業免費贈送良種和栽培技術實訓下鄉,農民遇到什么技術難題,都可以第一時間“找客服”。
免費良種直接為李桂明節省了近900元的成本,專業機構推薦良種耕讓他對今年的收成和收入都有相當的把握——“今年畝產800斤問題不大,還可能更高!”
農家所需有所應。今年春耕,深汕合作區特別將防治紅火蟻提上日程。在田地里勞作了40年的老農民李瑞來,已感受到了變化:“現在田里紅火蟻少很多了,多虧了政府。”幾年前,入侵生物紅火蟻出現,給他帶來了不少苦頭“被咬一口,整個腳踝都會腫起來,根本頂不住。而且它還會咬莊稼,造成減產。”現在,他已經收到免費滅蟲藥劑,還可呼叫專業農技人員進行消殺。
貼心服務農民的各項政策,調動著春耕糧食種植的積極性。據了解,為應對疫情帶來的物流延遲等風險,深汕合作區精心籌劃,農資供應提前到位,供應充足。目前,深汕合作區正加快組織種糧補貼申報、審核、公示、請示和發放工作,農民保護耕地地力、購置農機具也有相應專項補貼。去年受凍災馬鈴薯種植戶的受災補貼已經到位,全區農業保險宣傳、推廣也正穩步推進。有力的綜合補貼和兜底保障措施,讓農民種糧更有安全感,春耕干勁更足。
土地流轉聚合力 糧食增產人增收
這是水美村開展土地流轉后迎來的第一個春耕。農忙依舊,但又讓人感到新鮮:分散的田地如今連成了一片,大型農機正施展著科技偉力,不一會兒就工整地犁完一片地。
“這是我們正在打造的高標準農田。”鵝埠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副隊長、駐水美村第一書記鐘遠濤說,“我們引進深汕土地管理公司經營連片土地,耕種效率、產品質量都要遠遠高于以前的小農生產模式。村民現在有了穩定的租金收入,還可優先在相關企業就業,村集體收入也有所增加,村里發展的機遇越來越多。可以說,土地流轉形成了多贏局面。”
土地流轉,“轉”出耕地收益,轉出鄉村振興活力。2021年9月,水美村率先邁出了土地流轉步伐,與深汕土地管理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集中流轉村內耕地、林地、舊屋等資源。在各方努力下,3個月時間就實現土地流轉600畝目標,全村近八成、逾200戶農戶將受益。
“農民對土地有感情,我們理解。”水美村村支書李桂榮為土地流轉工作四處奔走、考察,“我們也都想過更好的日子,特別要為子孫后代造福。看到惠州秋長谷里等地的土地流轉后的面貌改變,很多村民都下決定要把土地拿出來,一起干。”
據鵝埠鎮委書記李錦梅介紹,土地流轉后,春耕保糧目標將更有保障,專業農企在農田水利建設、農業機械化等方面具備規模化、專業化優勢,個人無力改造導致的撂荒現象將大大減少,災害導致糧食減產的風險也將得以有效規避。在保障“米袋子”的基礎上,水美村正計劃打造“深圳育種硅谷”,引進龍頭農企攻關種子“卡脖子”難題。
土地連成片,高質量發展現代農漁業就有了穩固基礎。目前,深汕合作區正在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工作機制,加強工作指導與監管,穩步推進適度規模經營試點工作。
人勤春早,萬象“耕”新。
深汕合作區昔日傳統農漁村的面貌,
正在先行示范區的改革春風中,
靠著人們的辛勤勞動悄然改變。
文/王森(深圳特區報)
視頻/羅瑜、黃杰(深圳新聞網)
圖/左佛亮
深汕特別合作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往期 · 精選
新年觀察|深汕2022:跨越山海 砥礪前行
安排上了!這些大事要事關系每個深汕人
喜訊 | 深圳港小漠國際物流港正式開港運營
投資250億!深汕合作區“牽手”比亞迪夯實智造新城基石
喜訊!深圳中學高中園花落深汕
深汕合作區首例整村拆遷!班魚湖村正式開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