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榜單概述
網絡形象能夠展現出各單位的工作“精氣神”,是群眾衡量各區各單位工作成效的一大直觀途徑,輔助加深群眾對單位的感知和印象。
為全面評估深圳各區各單位網絡形象建設情況,助力各區各單位持續響應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深圳輿情研究院推出“深圳各區各單位網絡形象建設榜”,從網絡聚合聲量、留言互動成效、社會生活評價、輿情管理能力及新媒體傳播水平等方面,多維度分析深圳各區(含大鵬新區、深汕特別合作區)、各市直單位(市直屬單位、直屬部門)的網絡形象建設成果,凸顯各區各單位的“共性”與“個性”。
從2024年7月起,“深圳各區各單位網絡形象建設榜”改版為季度榜,以期更全面地反映各區各單位在一段時間內的網絡形象建設成效。《深圳各區各單位網絡形象建設榜》(7-9月期)為您揭示第三季度的具體情況,本期榜單數據統計時間范圍為2024年7月1日至9月30日。
二、7-9月深圳市直單位網絡形象建設榜
《深圳市直單位網絡形象建設榜》從媒體報道聲量形象、網民互動留言形象、新媒體傳播形象及網絡輿情形象四個角度入手,分析評估深圳市直單位的網絡形象建設情況。其中,媒體報道聲量形象主要衡量各單位在央級、省級等媒體中的正面報道占比及數據總量等;網民互動留言形象主要衡量網絡平臺上各單位正向網民互動及留言的數據總量、占比等;新媒體傳播形象主要衡量各單位新媒體矩陣傳播影響力;網絡輿情形象主要衡量各單位輿情事件、問政帖文的網絡反饋及回應力度等。各維度均設有獨立的評價指標及打分體系,最終綜合形象得分排名前十的單位將登上榜單。
7-9月,市氣象局、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公安局在網絡形象建設工作方面表現相對突出,登上《深圳市直單位網絡形象建設榜》。其中,市氣象局、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憑借其卓越的網絡形象建設工作,位居榜單前列,展現了他們優異的網絡形象建設和管理水平,在市民心中樹立了較為積極正面的網絡形象。
三、7-9月深圳各區網絡形象建設總榜及子榜
《深圳各區網絡形象建設榜》中,網絡聲量聚合形象主要衡量網絡平臺上各區網民正向留言、媒體報道及國際信息等數據總量;社會生活網絡形象主要衡量網民、自媒體等對各區消費、居住及出行等方面的正負面情感傾向;新媒體傳播形象主要衡量各區官網、微信、微博等新媒體賬號的信息傳播力;網絡輿情形象主要衡量各區輿情事件網絡評價、答政工作力度等。各個維度均設有獨立的評價指標及打分體系。
7-9月,福田區、寶安區、南山區、龍崗區、光明區、大鵬新區登上榜單前六,得分均在75分以上,福田區、寶安區、南山區位列前三,多項指標得分在80分以上,居于榜單第四至第六名的龍崗區、光明區、大鵬新區也在塑造網絡形象的過程中不斷前進,取得一定成效。
(一)7-9月深圳各區網絡聲量聚合形象榜
7-9月,《深圳各區網絡聲量聚合形象榜》中前三名的分別是寶安區、福田區、南山區,評價分值在83分左右。其中,寶安區在搜索引擎聲量指標中得分最高,反映出網民對該區存在較高的關注度與好奇心。福田區緊跟其后,多項指標實力均衡,整體實力較強。南山區也在搜索引擎聲量指標、社交聚合平臺聲量指標等取得較高分數,位于榜單第三名。位于第四至第六名的是龍華區、羅湖區、光明區,得分在75分以上,同樣實力不俗。
(二)7-9月深圳各區社會生活網絡形象榜
7-9月,《深圳各區社會生活網絡形象榜》中,大鵬新區、深汕特別合作區在消費、居住、醫療等方面都獲得了較高評分,兩區綜合評價分值在80分以上。位于榜單第三至第六名的坪山區、鹽田區、寶安區、福田區綜合評價分值在77分左右,是它們不斷提升居民生活水準、營造和睦宜居環境的生動寫照。
(三)7-9月深圳各區新媒體傳播形象榜
7-9月,龍崗區、福田區、南山區、光明區、龍華區、羅湖區依次登上《深圳各區新媒體傳播形象榜》,其中龍崗區、福田區評價分值在95分左右,表現優異,在新媒體傳播形象建設方面發揮穩定。南山區、光明區、龍華區、羅湖區分別位列第四至第六名,評價分值超過80分,表明這些區域在新媒體平臺中較為活躍,具備較強的內容創造能力。
(四)7-9月深圳各區網絡輿情形象榜
網絡輿情方面,寶安區、羅湖區、福田區、龍崗區、坪山區、龍華區得分在70分上下,登上《深圳各區網絡輿情形象榜》。其中,寶安區在答政方面成績斐然,獲得90分,帶動其在網絡輿情方面取得較高分數。羅湖區、福田區在人均輿情量方面存在一定優勢,位于榜單第二、三位,龍崗區、坪山區、龍華區也取得較好分數,展現了它們在網絡輿情管理、網民問政回應等方面的積極態度和應對策略。
四、評價說明
1. 深圳市直單位網絡形象建設榜:從媒體報道聲量形象、網民互動留言形象、新媒體傳播形象、網絡輿情形象四個維度入手,考量深圳市直單位的正向媒體報道數量、網民留言傾向、宣傳策劃質效與輿情化解能力等多個層面,評估各單位的網絡綜合形象指數。在最終計算時,各維度的權重占比均為25%。
2. 深圳各區網絡形象建設榜:從網絡聲量聚合形象、社會生活網絡形象、新媒體傳播形象及網絡輿情形象四個維度入手,考量深圳各區網絡聲量傾向、市民生活便捷度、信息傳播質效與輿情化解能力等多個層面,評估各區的網絡綜合形象指數。在最終計算時,各維度的權重占比均為25%。
3. 深圳各區網絡聲量聚合形象榜:以網民留言聲量、搜索引擎聲量、媒體報道聲量、社交聚合平臺聲量、國際傳播聲量等為評價指標,考核人均留言聲量、搜索指數整體日均值、各級報道數量、國際信息數量、微博及微信消息數量等指數的正面或綜合數據量。在綜合計算時,各項指標的權重占比均為20%。
4. 深圳各區社會生活網絡形象榜:以消費形象、居住形象、出行形象、醫療形象、教育形象、環境形象為評價指標,綜合測算各區消費、居住、出行、醫療、教育、環境六大板塊在網絡平臺的提及數和正負面信息數量等多項數據,最終根據不同的權重占比,計算得出評價分值。其中,消費、居住形象的權重占比均為20%;出行、醫療、教育及環境形象的權重占比均為15%。
5. 深圳各區新媒體傳播形象榜:以官網指數、微信(訂閱號)指數、微博指數及抖音指數為評價指標,全面考核各區政務網站的流量總和、收錄情況,微信、微博、抖音的發布數、平均閱讀量等。在綜合計算時,官網、微信、微博及抖音指數的權重占比依次為25%、30%、30%、15%。
6.深圳各區網絡輿情形象榜:以人均輿情量、輿情網絡反饋及答政力度作為評價指標,考核各區的輿情總量與反饋、答政效率及質量等情況,計算得出各區網絡輿情形象評價分值。輿情形象考評過程中,人均輿情量越少,得分越高,輿情網絡反饋、答政力度則根據輿情事件網絡熱度與評價、群眾訴求解決情況等給分。最終核算階段,人均輿情量、輿情網絡反饋與答政力度的權重占比依次為40%、30%、30%。
五、評價規則
1.《深圳市直單位網絡形象建設榜》從深圳市直單位的媒體報道聲量形象(100分)、網民互動留言形象(100分)、新媒體傳播形象(100分)、網絡輿情形象(100分)四個維度展開綜合評價、計分排名,最終形成榜單。
2.《深圳各區網絡形象建設榜》從深圳各區的網絡聲量聚合形象(100分)、社會生活網絡形象(100分)、新媒體傳播形象(100分)、網絡輿情形象(100分)四個維度展開綜合評價、計分排名,最終形成榜單。
六、往期回顧
1.2024年1-2月榜單
https://mp.weixin.qq.com/s/izxlYCILUPgX8zOWsfmrfw
2.2024年3-4月榜單
https://mp.weixin.qq.com/s/t1or65wcfnLWblRgVUWSlw
3.2024年5-6月榜單
https://mp.weixin.qq.com/s/9t1kMwsbzKxrj8weq46Qgg
來源:深圳輿情研究院
(實習生陳佳鈴、蔡曉婷、韓美、李宇荻、上官新昕
協助收集數據及編輯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