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內容:
主持人(李卓文):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第二十一屆高交會新聞發布會,第二十一屆高交會將于明天開幕,今天高交會組委會在此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大家介紹第二十一屆高交會的總體情況,并回答大家的問題。首先我向大家介紹在主席臺就坐的各位領導和嘉賓:
第二十一屆高交會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先生,
科學技術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一級巡視員楊咸武先生,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朱秀梅女士,
中國工程院三局副局長高戰軍先生,
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二級巡視員王冬峰先生,
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科學院成果轉化局副局長馮艷秋女士,
深圳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明武先生,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副處長吳樂先生,
商務部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處長方德惠先生,
下面,有請高交會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先生介紹第二十一屆高交會總體情況,大家歡迎!
王立新:尊敬的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下午好!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即將于明天拉開帷幕,首先,我代表高交會組委會和深圳市委市政府,向參與高交會采訪報道的中外新聞界的朋友,向蒞臨本屆高交會的海內外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廣東省委省政府、國家各有關部委、局院,全國其他各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海內外參展商、媒體、觀眾及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下,高交會不斷總結辦展經驗,創新辦會思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拓展高交會的內涵,持續提升高交會的科技成果交流交易平臺功能,努力把高交會打造成為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范區建設,鏈接港澳及珠三角、面向全國、輻射全球的國際化、專業化、便利化、高水平的會展品牌。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的開局之年。高交會作為國家級科技盛會,將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積極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推進粵港澳緊密合作,助力創新型國家建設。在此背景下,第二十一屆高交會以“共建活力灣區,攜手開放創新”為主題,將重點展示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光電顯示、智慧城市、先進制造、航空航天等高科技前沿領域的先進產品和技術,通過展覽展示、會議論壇、交易洽談、合作交流等活動,增強高交會“技術風向標”、“行業風向標”、“創新風向標”的功能,為推動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加快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提供有力支撐。
本屆高交會得到國家相關部委局院、各省市和高校的高度重視,其中:商務部以“科技興貿,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設立了專館,展示我國科技興貿,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培育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等方面的成果;科技部展區重點展示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以及相關高新技術成果;工信部國經中心以“加快智能化融合,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設立“工業和信息化數字中國專題館”,展示通信、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車聯網、人工智能、“智能+應用”等信息化融合發展等相關內容;農業農村部展區重點展示原創性農業科技成果,涉及生物遺傳改良、農業綠色投入品、農產品加工、智慧農業等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國家知識產權局展區以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為核心內容,搭建高新技術產業與高端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溝通平臺;中科院以“科技服務灣區,攜手創新發展”為主題設立專館,聚焦灣區發展與相關尖端技術,重點展示先進制造、生命健康、綠色低碳、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等領域中取得的技術創新成果。國內33個省市及港澳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29所知名高校均組團參展。
本屆高交會的主會場繼續設在深圳會展中心,安排有展覽、論壇、專業技術會議、配套活動、分會場等內容??傉褂[面積14.2萬平方米,有3300多家海內外展商、逾萬個項目參展,預計將有超過100個國家的海內外客商、投資商、觀眾到會,觀眾將超過50萬人次。各項活動將超過250場,到會媒體200多家。本屆高交會還設有3個分會場,分別是在深圳人才園及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創新園舉辦的人才高交會、在大中華國際交易廣場舉辦的應急與安全科技展、在市少年宮舉辦的科普展。本屆高交會中國高新技術論壇設有“新時代、新技術、新經濟”主題論壇、“改變世界的新興科技”主題論壇、“創新引領未來”主題論壇、“活力灣區與科技創新”主題論壇等。國家相關部委局院也將舉辦高層次論壇,商務部將舉辦“中國無人系統與未來高峰論壇”、“無人系統安全性與可靠性技術論壇”,農業農村部將舉辦“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標準發展論壇”,國家知識產權局將舉辦“知識產權與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中國科學院將舉辦“信息與生物技術院士論壇”,中國工程院將舉辦“2019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與發展論壇”。
本屆高交會將凸顯以下五個方面的特色:
一是突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展現大灣區建設取得的成果。專設的粵港澳大灣區展示區及“共建活力灣區,攜手開放創新”城市論壇,和“活力灣區與科技創新”學術論壇等相關論壇活動,將集聚大灣區相關城市政府官員與企業高管、技術專家、海內外學術專家共同交流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成果,以及深圳“雙區驅動”的發展藍圖。
二是突出開放合作,國際科技經濟合作更加深入。阿根廷、澳大利亞、奧地利、巴林、日本、韓國、美國、日本、歐盟等4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68個境外團組在主會場和分會場參展,參展國家數創歷史新高。在中匈建交70周年之際,匈牙利作為高交會重要合作伙伴深度參與本屆高交會,舉辦“匈牙利創新日”活動,以高交會為平臺進一步推動與中國的交流合作,匈牙利科技創新與科技部部長將出席匈牙利館開館儀式以及創新日主題研討會。此外,高交會還推出多項針對海外展商和觀眾的論壇活動,俄羅斯、奧地利、伊朗、保加利亞、波蘭、荷蘭、匈牙利、比利時、韓國、美國、北歐展團等參展團組將舉辦新產品新技術發布、科技投資貿易推介、合作簽約等活動。
三是突出品牌影響力,一大批名人、名企、新產品新技術亮相高交會。除華為、中興、富士康、平安科技等跨國公司和龍頭企業外,還有登陸科創板的第一家AI公司虹軟,國內人工智能芯片領軍企業寒武紀、地平線,云天勵飛等獨角獸或準獨角獸企業參展;海內外參展展商將帶來工業級無人機、機器視覺、5G+8K智能安防、超快激光、區塊鏈等一大批新產品新技術。諾貝爾獎得主、圖靈獎得主、中外院士、科學家、經濟學家等重量級嘉賓將在中國國際高新技術論壇上發表演講。IBM、博世、飛利浦、富士通、美的、迅雷等中外領軍企業高層,伊朗、匈牙利、塞爾維亞、愛爾蘭、阿聯酋等5個國家的副部長及以上政府高級官員也將出席本屆高交會。
四是突出創新能力和創新效能,實現創新各主體、各環節、各方面的相互支撐、高效互動。本屆高交會注重創新能力的展現,除了大批企業參展外,還有海內外高校,中科院生物研究所、綠色智能技術研究所等科研機構以及創新中心、孵化中心等多種創新主體積極參展,展示源頭創新能力;本屆高交會還加大了對投資商的邀請力度,并通過舉辦項目融資培訓會、項目融資路演會、項目配對洽談活動等一系列交易促進活動,促進政府、企業、科研以及金融界之間的對接,為行業發展提供全景式的服務平臺。此外,今年還首設科普展分會場,使高交會展現的科技創新鏈條更加完善。
五是突出電子信息技術應用,進一步提高高交會智慧化水平。本屆高交會繼續采用人臉識別入場模式,身份驗證更加精準、便捷,大大提高入場效率,并新推出電子車證,對車輛進行提前備案、科學管理,車輛通行更加方便快捷;還優化升級了電子導覽圖,實現展會的實時導航服務,包括現場展位查詢、定位、導航、大屏導覽等功能,打造更加完善的高交會智能導覽系統。
女士們、先生們,高交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新聞界朋友們的熱情關注、大力支持和積極宣傳。第二十一屆高交會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全面就緒,即將拉開帷幕,衷心希望各位媒體朋友及時捕捉展會新亮點,充分挖掘展會新熱點,攜手呈現展會新精彩,共同打造一屆圓滿成功、魅力無限的高交會。
最后,預祝第二十一屆高交會取得圓滿成功,也祝各位媒體朋友們在深圳采訪報道期間工作順利、佳作紛呈!謝謝大家。
主持人(李卓文):謝謝王立新副市長,下面歡迎記者朋友們提問。
記者:我是央視的記者,我想問一下立新副市長,這一屆高交會的主題是“共建活力灣區,攜手開放創新”,設定這樣的主題是出于怎樣的考慮呢?
王立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戰略,是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旨在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構造中國的甚至世界的一流灣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一項重大任務就是要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所以這一屆高交會,我們的主題是“共建活力灣區,攜手開放創新”,并以此進一步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加強粵港澳大灣區“9+2”11個城市之間的合作。這一屆高交會我們專設了粵港澳大灣區展示區,包括廣東展團、香港展團、澳門展團、深圳展團等。同時,香港方面有香港貿發局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設立的香港館,澳門方面有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和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共同組織設立的澳門館。同時我們也舉辦“共建活力灣區,攜手開放創新”城市論壇和“活力灣區與科技創新”學術論壇等相關論壇活動,來介紹大灣區各城市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舉措。借高交會這個機會,我們集聚各方面的創新元素,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的創新協作,構建創新生態鏈,最終對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供良好契機。這是我們這次高交會設置這個主題的出發點。
記者:我是來自深圳衛視的記者,想請問一下立新副市長,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入推進,以及近年來高交會的馬太效應影響,如您剛才所介紹的,有多達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參展,越來越多的專業觀眾來到高交會。在這樣的規模效應下,高交會應該怎樣發揮我們的優勢?本屆高交會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將發揮怎樣的助力作用?
王立新:高交會的全稱叫“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一帶一路”倡議推出以后,得到了全世界的響應,好伙伴越來越多。高交會是促進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特別是在科技領域。今年我們在歷年工作的基礎上,加大高交會的宣傳推廣力度,根據我剛才通報的情況,今年有4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60個組團參加高交會。我們預計會有超過100個國家的企業和客商參加高交會的展示和交易,以及高交會的活動。所以這一場展會可以說是國際化程度非常高的科技盛會。在44個國家和組團里面,有37個國家是來自于“一帶一路”的國家。從這個比例,我們也看出中國跟“一帶一路”國家無論是在經濟領域,還是在科技領域的合作都在進一步加強,可以說聯系越來越緊密。高交會能夠成為我們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發展重要的平臺,我們既可以把中國的高科技技術、產品推薦給“一帶一路”國家的人民,同時“一帶一路”國家有很多新的技術、新的產品也可以通過高交會這個平臺進入中國廣闊的市場。高交會更重要的作用是能夠促進中國科技界、產業界和世界各國,特別是“一帶一路”國家,在科技信息、科技人員方面的交流,可以吸引大批的科學家、企業家和創新創業者來到中國跟我們開展合作,也可以參與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參與基礎研究等各項科技事業。今年的高交會,我們尤其感覺到“一帶一路”的因素在不斷增強。
記者:我是鳳凰衛視的記者,我想請問一下商務局的領導,今年隨著5G商用正式啟動,我們相信在一段時間之內市場規模會呈現井噴式的增長,今年的高交會在5G領域有哪些展示,特別是在應用領域?
周明武:我首先借這個機會送給你一個判斷標尺,判斷一個移動通信方案或一個信息技術是不是靠譜,是真需求還是偽需求,這個判斷的標尺就是看它是不是用最少的能量來傳送、處理更多的信息。5G很熱,大家都知道5G有很多特點,高速率、低延時,萬物互聯。這使得5G跟其他行業有非常廣闊的融合空間,所以應用領域十分廣泛。為了順應5G的潮流,順利推進5G網絡智能化和運營智慧化,打造5G的智能生態。這次高交會有專門展示研發和相關應用的產品,主要是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無人駕駛、虛擬現實、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車聯網等領域的科技產品和應用方案。大家都很關心的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他們會圍繞5G領域展示基礎供給能力、關鍵業務能力以及服務保障能力。另外大家也可以看到中興通訊、深圳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廣東風華高科、廣東新一代通信與網絡創新研究院以及泰華智慧產業集團。這些廠商將帶來他們在新領域的5G應用,包括高清的攝像機、5G通信用的濾波器及模塊、5G云核心網,5G智慧燈桿等新產品新技術。我在這里簡單的列舉,只能算是小小的劇透。更具體的,高交會現場各個廠商會給出更加豐富和充滿想象力的答案。
記者:我是來自人民日報人民網的記者,我想請問一下周明武副局長,中國高新技術論壇作為高交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權威性以及演講嘉賓的高規格備受矚目,想問一下今年的論壇有什么樣的亮點,會給參會者帶什么新的資訊和商機?
周明武:這個問題說明中國高新技術論壇是高交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位記者的科學素養和對科技動態的敏感度已經超出一般。本屆高交會中國高新技術論壇,在立新副市長通報的情況里面也講到了。各個部委會舉辦哪方面的論壇,我們已經獲得了很多信息。中國高新技術論壇的安排上,主要考慮三個方面:一是圍繞主題,二是彰顯功能,三是匹配展覽。
一是圍繞主題。我們這次高交會的主題“共建活力灣區,攜手開放創新”,論壇也是圍繞這個主題來安排。
二是彰顯品牌功能。高交會今年已經是第二十一屆了,是國際展覽業協會認證的國際知名品牌展會。我們這個展會最主要的品牌功能是什么呢?那就是“技術風向標”、“行業風向標”、“創新風向標”。我們要圍繞這樣一個品牌功能來組織我們的論壇。
三是匹配展覽。我們這次論壇與高交會相關的展覽、活動等相匹配、相融合。
具體來說今年中國高新技術論壇有哪些專題?主要有“活力灣區與科技創新”,這個是與整個主題相關聯的。還有“新時代、新技術、新經濟”、“改變世界的新興科技”、“創新引領未來”等主題論壇。這些話題涵蓋了5G、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數據出行、腦科學等領域。到底有哪些演講嘉賓?大致分幾大塊,一個是國外的政府高級官員,第二個是權威的院士、科學家,第三個是經濟學家,第四個是國內外科技領軍企業的高管、知名企業家等眾多業內的重量級意見領袖和杰出人士。舉幾個嘉賓的例子,就可以管窺到論壇提供的資訊和商機。比方說,國外的政府高級官員里,主要是科技、經濟領域的官員,比如塞爾維亞創新技術發展部部長波波維奇,意大利經濟發展部原副部長杰拉奇,2007年的圖靈獎得主斯發基斯,未來學家、達芬奇研究所創始人兼董事長托馬斯·弗雷,德國哈索-普拉特納數字工程院院長梅內爾,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的理事長李培根,還有華為高級副總裁、Cloud & AI產品與服務CTO張順茂,還有IBM大中華區總裁兼CEO陳黎明等。這些重量級的嘉賓會給我們帶來科技、經濟領域的思想碰撞,會揭示未來科技創新的趨勢、應用的趨勢。通過這些論壇會詮釋本屆高交會的主題,彰顯高交會的高端平臺功能。
主持人(李卓文):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Copyright? sznews.com, Shenzhen Press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報業集團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