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內容:
主持人錢強(第十六屆文博會組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尊敬的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第十六屆文博會新聞發布會。我代表文博辦對大家多年來對文博會的宣傳報道和關心支持表示感謝!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第十六屆文博會新聞發布會,主要是向大家通報本屆文博會的舉辦時間、籌備進展、創新舉措、特色亮點等情況,并接受大家的提問。
首先,向大家介紹參加今天發布會的嘉賓,他們是: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吳以環女士;
第十六屆文博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 張合運先生;
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劉文斌先生;
深圳文博會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 葉建強先生。
下面,有請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吳以環女士通報本屆文博會的總體安排和籌備情況。
吳以環:各位來賓、媒體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云上文博會)總體安排和籌備進展情況。這次是云上文博會,各位都是文博會的老朋友了。大家都知道文博會通常是在5月份舉辦,今年是因為疫情的關系,推遲到11月份舉辦。同時由線下搬到線上,也就是舉辦一個云上文博會。首先,我代表文博會組委會,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對各位媒體界的朋友們和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參與文博會的海內外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座各位朋友和媒體界朋友們,正是因為有你們的參與和精彩生動的報道,才使得我們文博會成功舉辦了15屆,也使得文博會更加廣為人知、更受人們的喜歡。
文博會作為國家重點扶持的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迄今已成功舉辦了15屆,展會規模、觀眾數量、國際化程度、交易成果連年攀升,已發展成為中國文化產業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最具實效和影響力的展會,成為引領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臺和擴大文化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第十六屆文博會原定今年5月在深圳舉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改在下半年以“云上文博會”形式舉辦。下面,我向各位簡要介紹云上文博會的總體安排、進展情況及特色亮點。
一、整體安排及籌備情況
本屆文博會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商務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貿促會、廣東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共同主辦,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輪值主辦。根據文博會組委會的工作安排,定于11月16—20日正式在線上舉辦,11月16日正式開幕后24小時開放。
目前,云上文博會的籌備工作基本就緒,共有3243家企業(機構)21572件展品參展,參展單位較上屆(2312家)增加931家,同比增長40.3%。40余家央企、100多家上市企業、38家近3年榮獲“全國文化企業30強”的龍頭文化企業參展。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部參展,法國、立陶宛、土耳其、巴西、日本等30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企業參展。
二、展示方式和內容
本屆文博會主要通過線上展示的方式進行,展覽平臺為文博會官方網站、中國文化產業網、微信小程序“文博會”。云上平臺主要包括云開幕、云展廳、云招商、云簽約、云大數據等五大板塊。
(一)云開幕。為擴大云上文博會的影響,擬于11月16日舉行云上文博會開幕式,開幕式結束后云展示平臺對社會公眾開放。
(二)云展廳。模擬線下文博會場景,在云平臺設置12大展館,分別是文化產業綜合館、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館、智慧廣電館、媒體融合·新聞出版館、電影工業科技館、粵港澳大灣區館、互聯網館、一帶一路·國際館、藝術品館、創意設計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和工藝美術館。其中,電影工業科技館和互聯網館為今年新設展館。
(三)云招商。根據參展商的需求籌劃網絡招商活動,融合5G、視頻直播、VR、大數據、AI等新技術,實現多人同時線上視頻會議、視頻互動交流、在線答疑解惑、在線推介投資環境、洽談合作項目等功能。
(四)云簽約。通過云直播+云簽約平臺聯合組網,將分散在不同區域的簽約代表匯聚在云端。可利用平板電腦、手機終端接入云簽約系統,簽約過程通過5G網絡實時直傳對方屏幕。
(五)云大數據。依托云計算、大數據分析挖掘與商業智能、語義匹配等最新信息技術,推動跨平臺、跨介質的全方位整合,實現文博會大數據內容匯聚和產品、服務渠道匯聚,構建文博會用戶數據庫、文化產品數據庫、文化產業項目數據庫系統。
三、特色亮點
作為特殊形勢下以全新方式舉辦的一屆重要展會,云上文博會將立足使命擔當,著力為文化企業搭建免費展示和交易平臺。重點體現“八個突出”,力爭實現“不一樣的精彩”。
(一)突出高質量發展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各項部署,突出展示數字創意與文化科技發展最新成果,吸引全國龍頭文化企業、產品、項目在線展示,突出展示我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探索、新成就。
(二)突出文化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作用。集中展示謳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優秀文化作品。組織各省區市“非遺+扶貧”、“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等文化扶貧項目參展。展示智慧廣電推動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高水平建設和精準扶貧成果。
(三)突出戰略引領和使命擔當。圍繞近年來國家關于文化改革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組織有代表性的文化企業和最新文化成果在線展示。由于突破了傳統時空限制,云上文博會對有參展需求的各類文化企業盡可能滿足,盡最大努力為其創造商機。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邀請30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企業參展。
(四)突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協同發展。組織動員香港、澳門和廣東九市特色優勢文化產業項目和產品在線展示,促進各地文化產業要素有序流動,實現“互聯互通”。設立“廣東文化科技發展專題展”,集中展示4K∕8K、5G和VR等技術在文化產業領域的應用成果。
(五)突出激發文化旅游消費。組織優質多元、貼近真實需求的文化產品參展,通過各類展示、交易、路演活動,激發有效文化需求。組織旅游精品演藝項目、旅游線路產品、文創衍生品等文旅產品參展,展示各地有代表性的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成果。積極宣傳各地文化旅游消費政策、環境、項目,促進文化旅游消費項目交易。
(六)突出融合發展的新趨勢。推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突出展示以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技術基點的產業業態創新。積極推進文化旅游融合和媒體融合發展。推進文化與相關產業融合,推動傳統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強化文化對相關產業的內容支撐和創意提升。
(七)突出創意設計引領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引進國際高端創意設計資源,展示行業最新發展成果。突出創意設計生活化,注重通過創意設計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發展。展示我國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最新成果,通過創意設計讓文物“活”起來。注重用創意設計架起連通傳統和現代的橋梁,推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八)突出展會服務模式創新。本屆文博會首次嘗試在線舉辦,將著重優化線上展覽的體驗感和參與感,加強對參展商、采購商的會前、會中、會后服務,引導展商了解和使用3D虛擬展廳、供求商機智能匹對、在線會議、同傳翻譯、個性化商城等功能,豐富展示效果,提高交易實效。
以上是第十六屆文博會的總體情況,我的介紹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主持人:感謝以環副市長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
記者:中央電視總臺央廣記者,請問張局長,按照常規來說,文博會在每年5、6月份舉行,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很多展會,包括文化類展會都是推遲或者取消了,在這么一個背景下,深圳仍然堅持在今年舉辦第十六屆文博會是出于怎樣的考慮?謝謝!
張合運:謝謝你的問題。今年受到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給我們文博會組織者帶來非常大的困難,這個大家都是知道的。經過再三論證,我們決定舉辦云上文博會。這是我們從2004年舉辦以來是首次以這種方式來舉辦文博會,為什么還要在疫情這種背景下繼續舉辦文博會呢?我想我們基于幾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文化企業拓展市場的強烈需求。從2004年我們舉辦第一屆文博會以來,文化產業博覽會已經形成了中國文化產業重要的引擎。與此同時,中國文化國家級展覽、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在社會上有廣泛影響。而且企業也非常積極參與。今年5、6月份因為疫情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到底舉不舉辦確實成為一個難題,但是廣大的參展企業、中國的文化產業界、企業界的同事們,他們有強烈的愿望,甚至有的企業提出來越是這種情況下,越是通過展會這種方式提供這樣的交易平臺來促進我們文化產業發展,尤其促進中小文化企業的發展。我們覺得非常有道理。但是也給我們帶來難題,怎么樣在云上舉辦文博會?確實從技術上我們遇到了一些困難,從整個運作方面我們沒有這方面經驗,但是我們經過再三論證和考慮,我們下決心要繼續辦文博會,還要通過數字化這種方式辦一個云上文博會。所以主要是為廣大文化企業、產業,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是一個重點考慮。
第二,疫情情況下,越是疫情、企業越是面臨困難,我們要通過辦文博會來促進文化產業發展,來提振我們文化產業業內發展的信心。作為一個綜合性文化產業博覽會,不僅是一個產品展示、交易的博覽會,與此同時也是各個企業發展的經驗、促進產業創新發展方面,同時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它不僅是一個產品交易、展示,它對企業發展、業內經驗交流、市場的拓展等等都會起到很大促進作用。在疫情情況下,有些企業受到很大沖擊,但是有些企業也是逆勢而上,特別是數字文化產業在疫情情況下反而逆勢而上。與此同時也不斷涌現出一些創新新的模式、新的業態,也成為整個文化產業發展一個非常大的亮點。我們舉辦云上文博會也有利于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成果的交易、新業態的展示等等,對促進我國經濟的增長,我們認為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第三,探索會展服務的新模式創新的需要。前15屆文博會都是在線下,沒有在線上辦過文博會。隨著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對會展服務模式創新也提出了新的挑戰,也提出了新的需求,為適應這一變化,我們提出舉辦云上文博會的需求。剛才以環市長也講了,這屬于首次,也屬于我們展會服務新的探索。我們從第一屆文博會2004年一直到第十五屆文博會,我都參與了,也算一個老文博會人,每一次我們都提出創新模式、加大服務,辦一個永不落幕的文博會,不是5天,是全年365天都可以。利用這種數字化新的技術辦一次云上文博會,可以說是一次非常大的探索,我們也沒有成功的經驗。所以在這次,我們不僅要把云上文博會要辦,而且要辦好,為今后積累更多經驗。我作為一個從第一屆到第十六屆都參與的老文博會人,我也很期待云上文博會的亮相,也希望媒體朋友從多個視角報道我們第十六屆云上文博會。謝謝大家!
記者:我是中國文化報的記者,請問葉建強總經理,就如剛才張局所說,本屆文博會是第一次在線上舉辦,本身這種形式就是一種創新,我想請問葉總,云上文博會與以往的線下文博會還有哪些重大的不同之處?謝謝!
葉建強:近年來,文博會積極順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趨勢,持續加快數字化轉型,云上文博會的舉辦為這一進程按下了“快進鍵”,標志著文博會正式進入了數字化元年。今后,我們探索推進線上線下雙軌運作,各放異彩,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永不落幕。與以往的線下展會相比,云上文博會主要有以下不同,或者說創新:
一是平臺創新。全新的展示交易平臺,從線下到線上,這是本屆文博會與往屆最大的不同,由此衍生一系列新鮮事物。云上文博會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通過開展云開幕、云展廳、云招商、云簽約、云大數據等“五朵云”建設,對線上展覽模式進行全新的結構設計和流程再造,打造集展示、交易、交流、互動于一體的網上展會新平臺。借助騰訊公司提供的整體技術支持與云資源支撐,云上文博會充分發揮網絡方便快捷、不受時空限制、互動性強等優勢,創新展會服務及產業交易對接模式,豐富展示形式,讓文化企業在“云上”開拓更為廣闊的市場,在互聯網大潮中大顯身手。由此實現傳統展會的迭代升級,助推文博會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和一體化發展。
二是展示和交易方式創新。傳統的線下展會主要包括面對面的展示、交易、洽談,云上文博會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壁壘,使展商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視頻、3D等多種方式、多維度展示產品和項目,通過即時通訊、預約洽談、在線翻譯、產品搜索、線上直播等功能與采購商交流洽談,將文博會的現場展示搬到互聯網上來,幫助廣大文化企業以較低成本參與展示和交易。
三是展會服務的創新。云上文博會通過5G、視頻直播、VR、大數據、AI等新技術的應用,重點強化線上的交易撮合,通過B2B展覽的模式,5天×24小時不間斷的集中展示,精準推送信息,統籌資源,形成合力,為交易雙方提供誠信背景信息,在網上復制實體展雙方互信的貿易洽談環境。在5天內實現高頻互動,充分交流,幫助企業對接市場,為參展企業帶來更多洽談合作的商機。同時我們作為承辦單位也借鑒像廣交會包括已經舉辦的線上大型展會的經驗,我們及時的制定了云上文博會參展指南、云上文博會的100問,釋疑解惑,實現便捷、順暢、安全、連續的網上展示和交易的空間。
四是內容的創新。今年從12個展館的參展內容來看,有30%以上是新的展品和項目首次亮相云上文博會。二是新設立了一些主題展區,比如制作了專題虛擬展廳,文化+扶貧展區將集中展示謳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優秀文化作品,全國文化30強展區集中展現我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成就,深圳經濟特區文化產業展將全面呈現特區文化產業新面貌、新成果。三是各省區市政府組團以及各個專業展館也將帶來豐富的網上配套活動。
以上四個方面創新將是云上文博會跟以往線下一些不同的地方,也將帶來新的精彩。謝謝!
記者:中國新聞社的記者,繼續問一下文博會公司的葉建強先生,今年新增電影工業科技館、互聯網館,有什么特別的考量,可否介紹一下兩個館的具體內容?謝謝!
葉建強:和以往的線下實體展館相比,線上辦展突破了物理空間限制,與老的展館10.5萬平方米相比,云上文博會平臺容量幾乎無限大,能夠承載更為豐富的內容,這為本屆文博會增設展館提供了前提條件。關于增設這兩個館的原因及其展示內容,我分別介紹。
先介紹電影工業科技館。大家可能都知道,電影業是文化產業核心門類,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近年來,電影科技水平快速發展,為電影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受到業界和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我們國家的電影工業科技起步雖然不算早,但近年來取得長足進步。在電影業的未來發展中,電影科技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理應受到更多關注和重視。今年,受疫情影響,電影業遭遇極大困境,至今仍未恢復元氣,迫切需要大家一起推一把,助其渡過難關。基于以上考慮,在中宣部國家電影局的指導和支持下,云上文博會新設了電影工業科技館,即5號館。電影工業科技館重點展示我國電影產業與現代科技融合發展的最新成果,體現電影科技“中國創造”的風采。重點引進國內外知名電影技術設備商和電影制作企業,集中展示電影生產制作最新技術和新時代我國電影精品佳作。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博納影業集團、光線傳媒、橫店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等電影行業龍頭企業將攜最新作品和技術成果亮相該館。
下面介紹互聯網館。近年來,互聯網業迅猛發展,深刻影響了社會經濟發展進程,改變、重塑著我們的生產生活,并持續催生新的經濟形態。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中國經濟經受了一次大考。與傳統行業的負重前行不同,以“線上”服務為代表的數字產業經濟大放異彩、迎來爆發。近年來,隨著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不斷深入,以互聯網為主要載體的數字文化產業異軍突起,“互聯網+文化”已成為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文化企業紛紛擁抱互聯網發展大潮,通過數字化催生新的文化業態和消費模式,引領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因此,在中宣部等主辦單位指導下,本屆云上文博會新設了互聯網館,即7號館。互聯網館以強化互聯網思維和融合發展為理念,推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重點引入國內外知名互聯網企業,展示和發布互聯網與文化、傳媒、科技、數字創意、電子商務等業態融合發展的新成果、新技術、新應用等內容,搭建國內外互聯網項目、技術、人才和資本合作的重要平臺,推動全球互聯網合作創新、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騰訊、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杭州順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邊鋒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杭州博盾習言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懶人在線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創夢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等“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以及易尚展示、絲路視覺等深圳本土上市互聯網企業也將帶著互聯網產業的新業態、新成果亮相該館。
由于時間關系,我就簡要介紹這么多,更多精彩要待文博會開幕后大家親自去發現、去領略。謝謝!
記者:我是深圳特區報的記者,這個問題問一下劉文斌副部長,剛才聽介紹說本屆文博會提出了八個突出,排在首位是突出高質量發展要求,本屆文博會為什么會特別重視高質量的發展要求,有什么舉措來實現這樣一個重點?
劉文斌:謝謝你的提問。你提到文博會八個突出,其中有一個突出高質量發展要求,剛才在吳市長通報里和張局、葉總的回答問題過程中都有所涉及,我再作一點補充。
應該說高質量發展是中央對于文化產業發展提出的基本要求。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要求經濟特區“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確立了到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為我們做好文化產業工作和辦好文博會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文博會圍繞打造國際一流文化產業展會的目標,堅定走“質量型、內涵式”發展之路,不斷提升策展組展質量和整體辦會水平,為推動我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這也是文博會進一步創新發展的基本要求和必然選擇,是國家賦予文博會的重要使命。
今年,面臨疫情的沖擊,我們根據國家主辦部委的部署要求,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主動提出舉辦云上文博會的設想,得到主辦部委的支持,這也是我們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重要體現。如何在云上文博會舉辦過程體現這一要求,我們主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高展會組展質量。由各地組織有代表性的文化企業和最新文化成果在線展示,突出我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成就。加強龍頭文化企業和機構組展力度,今年云上文博會首次受理了全國文化企業30強及重點央企展區。40余家央企、100多家上市企業、38家近3年榮獲“全國文化企業30強”的龍頭文化企業參展,同時在業態上著力提高數字文化、創意文化等“文化+”“互聯網+”新型業態企業參展比例。這些企業和業態都代表了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此外,在展示內容上,堅持參展展品要優中選優,展品要具備文化內涵、科技含量,體現中國特色、具有國際競爭力,能夠充分體現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水平。
二是提高展會平臺質量。剛才葉總特意講到我們云上文博會充分利用深圳數字經濟和互聯網比較發達的優勢,引入騰訊等知名企業參與云平臺和展廳等開發建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數字技術手段,打造集展示、交易、交流、互動于一體的網上展會新平臺和全新的數字化創意和展示空間,讓企業可在線上平臺全方位展示企業形象、產品和項目,并打破時空限制、參觀人數等等方面的限制,讓更多的潛在客戶進行網上交流,拓展商機。同時,我們文博會的網頁實現中英文切換,便于國際客戶參觀、采購。
三是提高展會服務質量。本屆云上文博會是首次在線上舉辦。在籌展過程中,我們及時轉變思路,強調要強化互聯網思維,深入研究線上辦展的規律、交易習慣。在辦展模式從“面對面”到“屏對屏”的調整過程中,專門開發了云對接、云洽談、云簽約等功能,而且做了線上問答咨詢,以便展商、采購商更加充分利用線上展示平臺,拓展營銷渠道,進一步增強展會吸引力、影響力,帶來展會新體驗、新成效。
主持人:謝謝記者朋友們的提問和幾位領導的回答介紹。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發布會就到此結束。我們誠摯地邀請各位嘉賓、各位媒體朋友,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在線上參加云上文博會,見證不一樣的精彩。
謝謝大家!祝大家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Copyright? sznews.com, Shenzhen Press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報業集團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